政务服务电话:0735-3723767 0735-3759188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发展规划
宜章经济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来源:湖南宜章经济开发区 作者: 时间:2017-04-10

宜章经济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宜章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65月

 

 

前言 1

一、“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1

(一)经济规模快速扩张,发展效益不断提高 2

(二)政府重视程度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强化 3

(三)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项目建设风生水起 3

(四)创新创业初具雏形,科技兴园取得进展 4

(五)要素保障能力提升,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5

(六)发展环境显著优化,区域合作逐步深入 6

(七)制约因素不容忽视,发展短板亟待补强 7

二、发展形势 8

(一)“十三五”面临的发展机遇 8

(二)“十三五”面临的挑战 11

三、总体思路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发展战略 13

(三)基本原则 13

(四)规划目标 14

四、发展任务 17

(一)构建宜章特色产业体系 17

1.农产品加工业 17

2.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 17

3.劳动密集型产业 18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18

1.总体布局 18

2.功能分工 19

(三)建设省级创新创业园区 20

1.健全创业服务体系 20

2.建设创新型园区 21

3.完善创新创业基础设施 22

(四)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22

1.提质园区生活质量 22

2.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 23

3.发展高端服务业态 23

(五)加强区域开放合作 23

1.建设湘粤合作实验区核心区 23

2.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24

五、保障措施 25

(一)组织保障 25

(二)生态保障 26

(三)要素保障 27

(四)安全保障 28

附图1 宜章县在湖南省和湘粤赣周边的区位图 30

附图2 宜章经开区总体规划图 31

附图3 宜章经开区产业承接园规划图 32

附图4 宜章经开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图 33

附表 宜章经开区“十三五”重点项目 34

 


宜章经济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前言

产业园区是培育产业集群、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及扶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增长极。宜章经济开发区于19928月经湖南省体改委批准设立,是2006年保留的77个省级开发区之一,获得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特色园区、最佳服务环境产业园区称号。经过二十多年的长足发展,宜章经开区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辐射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

十三五”是宜章经济开发区全面深化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二次创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推动园区科学发展,建成湘粤开放合作试验区的“桥头堡”,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引领宜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二五”时期是宜章经开区凤凰涅槃、快速发展的五年。宜章经开区抢抓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罗霄山脉连片扶贫开发等政策机遇,科学谋划,认真实施,全面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6亿元,累计实现工业产值400亿元,财政收入10.35亿元,在全县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一)经济规模快速扩张,发展效益不断提高

1.园区发展空间扩大。园区新一轮调区扩区工作圆满完成,国家核定园区建设面积由2.26平方公里扩展到3.95平方公里,比2010年增加1.69平方公里,为“十三五”发展提供了基础。

2.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园区引进各类企业100余个,伯朗电梯、阳普医疗、通达挂车、君悦物流、立敏达电子、湖南福鹅、恒维电子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2011-2015年,园区技工贸收入从36亿元增加到186亿元,年均增幅达51%;工业总产值由20亿元增加到160亿元,年均增幅68%;工业增加值由18亿元增加到57亿元,年均增幅34%

 

 

1 “十二五”宜章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亿元)

 

3.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升。2011-2015年,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6%提高到55%;上缴税金从1.9亿元增加到3.5亿元,年均增长18%;利润总额从0.74亿元增加到1.59亿元,年均增长21%。从业人员从8943人增加到16892人,年均增长17.1%;人均产值由15.67万元增加到75.18万元;人均上缴税金由0.75万元增加到1.97万元。综合经济指标评价在全省园区的排位由44位上升到30强。

(二)政府重视程度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强化

1.政府重视力度加大。宜章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实施了“园区大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了园区建设奋进年、提速体质年、科学跨越年、攻坚年等一系列活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宜章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设立了园区政务分中心,授权委托了74项行政审批事项,启用了二号公章。推行了部门乡镇支持园区建设的考核办法,实施了项目考核调度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园区的快速发展。

2.财政投入增加。县财政通过直接投资、融资、代建、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加大园区建设的投入。“十二五”时期,公共财政投入建设资金4.8亿元,比“十一五”时期翻了两倍。

3.承载能力增强。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3亿元。建设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配套设施5万平方米,征收土地2700亩,建设园区道路5.6公里,市政设施13公里,公园2个,体育文化设施10余处,园区承载能力有效提升。

(三)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项目建设风生水起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园区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菜单,辐射带动,集聚发展,招大引强,全面激活发展动力。突出入园企业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有针对性地引导现有企业扩大投资和整体转移,引进战略投资者。把招引高投资强度、高附加值、高科技、高税源,符合园区产业定位、产业特色的项目作为招商主攻方向,实施“招商选资”和“龙头带动”,努力提高项目质量。

2.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推行“五个一”项目建设机制、“四位一体”项目推进机制、项目业主约谈制度、“一对一”“点对点”项目衔接机制和严格的项目考核机制,有效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2011-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由24亿元增加到98亿元,年均增幅达43%,累计达到283亿元。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由5605万美元增加到12223万美元,年均增幅达22%,累计达到4.34亿美元。二期开发项目、5.4公里道路设施、110变电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

 

2 “十二五”宜章经开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四)创新创业初具雏形,科技兴园取得进展

1.创新创业工作稳步推进。强力推进创新创业园135工程建设,全面打造园区发展平台,积极搭建创新创业载体。启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引入市场主体参与基础设施投资,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共建、自建厂房、自主招商等方式建设服务园区标准厂房面积由19.7万平方米增加到110.87万平方米,厂房使用(出租)率由69%提高到95%。产业承接园二期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

 

3 “十二五”宜章经开区标准厂房建设与使用情况(万平方米)

2.创新型园区建设加快。积极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组织符合条件的5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级技术研究中心。推荐6家企业列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协同科技部门开展知识产权培训,科技中介工作站已在园区挂牌。2011-2015年,经开区全社会研发经费从0.21亿元增加到1.05亿元,年均增幅达到50%。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由1件增加到5件。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增加到11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8亿元增加到38亿元,年均增幅为49%,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8.7%

(五)要素保障能力提升,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1.强力推进征地拆迁和标准厂房建设。破解项目用地土地瓶颈,强化土地报批和指标争取。“十二五”期间,共征收土地2700亩,较好地保障了项目用地需求。按照湖南省135”工程、郴州市“1555”工作计划的要求,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功能化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标准厂房。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双鑫、天翔标准厂房及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建设标准厂房110万平方米,使用109万平方米。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主动加强与省市发改、经信、财政、科技等部门联系衔接,努力申报基建、信息化产业、排污、绿化等项目,引导企业申报国家、省、市产业引导、技术改造、节能减排、重点项目贴息、政府采购目录等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宜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融资平台作用,缓解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加强银企合作,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帮助企业融资。

(六)发展环境显著优化,区域合作逐步深入

1.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转变和创新服务方式,设立政务服务分中心,凸显2号公章的快捷功能。实行项目服务跟踪制、限时办结制、项目建设企业服务联动制等多项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公共服务环境。修订完善了“一对一、点对点”企业服务机制,进一步规范企业财政税收管理、经济指标报送、技改和项目建设、调研参观指导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建立帮扶企业机制,深入企业进行了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真心实意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实行公共事务服务外包,对绿化亮化管护、卫生保洁、秩序维护等打捆外包,形成了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服务机制,保持了洁净优美、秩序井然。园区发展环境和管理服务正在升级进位,真正做到了让优惠政策在园区实现、行政审批在园区简化、办事效率在园区提速。

2.深化区域合作。主动融入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城镇群,对接粤港澳,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载体,拓展与粤港澳台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快重点领域开发合作和先行先试,构建南承北接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积极探索跨省际区域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创建湘粤合作试验区,推进飞地经济示范区试点工作。201412月,宜章县(宜章经开区)被列为全省首批11“飞地经济”试点之一。宜章经开区制定并出台了《推进“飞地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重大项目责任表,及时修订编制园区总体规划,研究制定“飞地经济”示范区跨省建设发展规划,保障飞地经济示范区项目用地。

(七)制约因素不容忽视,发展短板亟待补强

应当看到,宜章经开区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

1.产业集聚度偏低。宜章经开区虽然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基数较低,经济规模仍然偏小,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由于园区起步较晚,缺乏产业规划引导,加上项目谈判能力较弱,客观上造成了项目选择的随意性,导致产业结构混乱,园区成为众多产业不相干企业的“扎堆”之所。龙头企业偏少,只有伯朗电梯、恒维电子、阳普医疗等少数几家高新技术企业,带动能力有限,产业关联度低,上下游产业链联系不健全,企业综合成本高,招商缺乏吸引力。

2.配套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厂房建设和平台建设跟不上产业转移的需要和客商的需求。园区配套服务不完善,创新创业体系还不健全,配套功能不强,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没有建立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制度性联姻,缺少科研成果产业化正常通道。中介服务机构较少,不能为企业和创业人员提供便利的投资、创业、咨询等相关服务。

3.要素制约较大。在土地供应方面,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宜章每年的建设用地指标只有60公顷,供应缺口很大。“十三五”时期,国家对土地的管控政策没有改变,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完成后,宜章的建设用地指标约在120公顷左右,面对繁重的区域发展任务,土地供应仍然紧张。同时,征地时间拉长,征地成本上升很快。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十三五”期间,园区将新增劳动力需求1万人,其中普通员工5000人,技术工人4500人,高技能人才500人。多数企业反映普通员工面临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存在招不进、留不住的困境。预计普通员工缺口达2000人,技能型人才缺口达2000人以上。在融资方面,“十三五”期间,园区投资预计将达到300亿元,其中90%需要向金融市场融资,资金的缺口预计在30%左右。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普遍达到8%以上,社会融资成本一般达到15%,制约着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

二、发展形势

(一)“十三五”面临的发展机遇

1.全球兴起新一轮产业革命

全球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进行,以生物、信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取得重大突破,四大技术处于融合之中并改变产业形态,使得产业边界模糊,形成了新业态、新产品、新商业模式、新产业,比如互联网+、智能制造、机器人、3D打印机等。德国提出的“工业4.0”战略和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其核心都是要大力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传统的流水线、集中化机器大生产的模式将逐渐被灵活、满足个性需求的分散化生产模式所代替,多数产业的组织形态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对宜章经开区未来的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2.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掀起新高潮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深化,产业链进行全球性重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来源地之一。湖南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在主导产业、加强载体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土地供应、强化金融支持、优化物流通关等方面制订了45条优惠措施,为宜章经开区扩大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新利好。作为湖南的南大门,宜章是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是郴州乃至整个湖南省货物出境距离最短、运输成本最低的园区之一,能够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提高产业承接力上取得突破,着力打造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示范。

3.国家高度重视经济开发区建设

经过20余年的开发建设,我国经济开发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园区为载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极。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园区已进入到以工业、商务、居住多功能为一体的第四代产业园区发展阶段。上海、天津、福建、广东四大自贸区相继设立,大批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国家新区相继获批建设,“一站式”和“一个窗口”的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应用,园区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为宜章经开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10年国务院公布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提出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严格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土地用途管制。宜章大部分区域被列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而宜章经开区作为重点开发区域,享受国家相关产业、财政、土地和投资政策的扶持,有利于招商引资和发展飞地经济,吸纳周边乡镇的企业、项目入驻。

4.区域性扶持政策优越

宜章集革命老区、湘赣苏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省际边界山区于一体,是湘赣粤山区重要的交通节点和经济协作区。2011年,国家批准建设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区。2012年,国家出台了《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宜章被纳入规划范围。2014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赣粤闽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宜章被确定为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联动发展的地区,提出设立湘赣经贸合作试验区,加快跨省市铁路和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全面加强扶贫开发合作共建。湖南、广东两省签署《关于加强湘粤合作的协议》,“湘粤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正式上升到两省战略层面,宜章经开区成为湘粤合作试验区的核心区。宜章先后被湖南省政府列为省直管县、飞地经济试点县,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5.“一带一部”战略凸显优势

宜章史称“楚粤之孔道”,为湖南南大门和湘粤对接第一站。武广高铁、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及其复线、107国道、324省道、厦蓉高速、宜凤高速等国省干线贯穿境内,是内陆对接沿海地区的前沿阵地,沟通“泛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纽带。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时提出“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要求湖南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作为湖南省的南大门,宜章经开区处于长江经济带与珠江经济带的结合部,将在实施“一带一部”发展战略中处于有力的区位,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

(二)“十三五”面临的挑战

1.桥头堡地位面临削弱风险

京广高铁的全线开通缩短了华中和华南乃至港澳地区的时间距离,引发虹吸效应和“过道”效应,湖南中北部乃至湖北、河南等区域成为珠三角和港澳产业转移的巨大承接腹地,宜章桥头堡的优势将明显弱化。各地争夺承接产业转移机遇不断升级。宜章境内无高铁站口京广铁路复线车站级别低客货流量少,被边缘化的风险增大。

2.区域竞争地位旁落

今后一个时期,郴州的区域开发重点是以郴州中心城区为中心的周边区域。宜章位处省际交界边缘,受郴州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少,配套功能弱,有边缘化的风险。

3.经济下行压力长期存在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商外资的投资信心不足;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全面进入“新常态”,投资增长后劲不足、融资瓶颈约束明显、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依然较大,而且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新常态下,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放缓,产能过剩局面难以化解,给宜章经开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4.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显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宜章经开区的发展模式较为粗放,化工、煤炭等高能耗、高排放产业比重较高,对资源和环境形成较大压力。根据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单位GDP能耗下降是各级政府和园区必须完成的硬指标,新增能耗空间小。此外,国家收紧土地供应闸门后,工业园区用地指标严重不足,扩张难度进一步加大,用地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瓶颈。劳动力资源结构性失衡,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用工困难。劳动力成本上升,制约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意愿,增加了招商引资的难度。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宜章生态资源优势和省际边界、内地开放前沿优势,以创建国家级经开区为总揽,以全面开放、承接对接为主题,以推进湘粤合作示范、发展飞地经济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为主线,以“工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发展、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为四大抓手,全面提升园区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大力实施“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战略,促进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省内最大的电梯制造、湘南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和湘粤边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为宜章县区域发展、扶贫攻坚和建设“五个宜章”提供重要支撑。

(二)发展战略

实施1234”工程,即打造1个三百亿级园区;成功实现2个创建目标,即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推进3项工程,即推进湘粤开放合作示范区核心区、飞地经济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打造4个基地,即全省最大的电梯制造基地,湘南重要的医疗器械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湘粤边境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湘粤赣边境重要的物流节点。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特色发展。将发展作为园区的第一要务,将产业化项目建设为重点,保持主要经济指标快速扩张,做大经济总量。同时,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方式,促进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培育一批新经济增长点。

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自主发展,公平竞争。积极发挥政府“转方式、调结构”的引领作用,加大政府在基础设施、产业服务平台、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建设力度,系统研究解决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产业优化、人才培养引进等体制机制问题,完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环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以创建创新型园区为目标,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推动创新创业工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经济转型,释放社会活力。鼓励支持利用闲置厂房、孵化基地、风险投资等资源,开展创业创新,努力形成大型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

四是坚持绿色共享。打造田园型的产业新城,形成产业、城市、环境之间良性的互动,将园区的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构建宜居宜业、生态和谐的园区发展格局。最大限度地保护原始生态、碧水青山;大力推进“两型”园区发展,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提升园区居住环境和就业环境,让园区居民共享园区科学发展成果

(四)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是:加快产业集聚和集群步伐,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生态建设,稳步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1.经济总量目标

2020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00亿元。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工业增加值100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0亿元,上交税金10亿元。出口交货值4亿元,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2.2亿美元,年均增长14%。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提高到25%

2.发展质量目标

2020年,土地投资强度达到1500万元/公顷,工业用地占规划面积的比重达到50%,万元增加值能耗、耗水量比2014年下降20%。累计建设标准厂房150万平方米,飞地企业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重达到20%

3.科技创新目标

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90亿元,增加值达到30亿元,年均增幅17%。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平台5个以上。

4.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2020年,新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达标率达到85%,工业废气达标排放率100%。排水实现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处理率为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100%,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率95%

5.改善民生目标

2020年,新增就业1万人,保障性住房30万平方米,社会保险覆盖率100%,员工子女全部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1 宜章经开区十三五发展指标

类别

  

单位

2020

 

经济总量指标

1. 技工贸总收入

亿元

300

预期性

2. 工业总产值

亿元

270

预期性

3. 工业增加值

亿元

100

预期性

4. 上交税金

亿元

10

预期性

5. 出口交货值

亿美元

6

预期性

发展质量指标

6. 土地投资强度

万元/公顷

1500

约束性

7. 工业用地占规划面积的比重

%

55

约束性

8.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

20

约束性

9.飞地企业产值比重

%

20

预期性

10. 新增标准厂房

万平方米

150

导向性

科技创新指标

11. 高新技术企业

20

导向性

12.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亿元

90

导向性

13. 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

4

导向性

14. 市级以上研发平台

5

导向性

生态环保指标

15. 空气质量达标率(GB3095-2012)

%

85

约束性

16. 工业废气达标排放率

%

100

约束性

17. 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处理率

%

100

约束性

18.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

%

100

约束性

19.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5

约束性

社会责任指标

20. 就业人数

万人

3

导向性

21. 保障性住房

万平方米

30

约束性

22. 社会保险覆盖率

%

100

约束性

四、发展任务

(一)构建宜章特色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宜章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依托本地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态等资源,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电子信息和旅游产品制造业。预计到2020年,四大产业的产值分别达到80亿元、50亿元、50亿元和20亿元。

1.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

扶持伯朗电梯、通达挂车等骨干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电梯设备、医疗设备、专用汽车等制造业,建设省内最大的电梯制造、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围绕优势产品,瞄准市场需求,重点抓好伯朗电梯产业链、德宝科技等龙头项目。重视承接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及配套产品的转移,逐步实现宜章装备制造体系的本地化。落实新购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抵扣、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免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免税等扶持政策。

2.农产品加工业

开发宜章生猪、茶叶、脐橙、杨梅、灰天鹅、苦笋等农产品资源,发展宜章脐橙、福鹅有机鹅、瑶山红茶等特色农产品。扶持“宜章福鹅”、“新五丰”、“鼎农牧业”、“加法果业”等龙头企业,支持企业进行农产品商标注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打造宜章独特的“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品牌。推进生物科技园二期、润丰大型农产品物流园、新元生物、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农机专业市场等项目建设。

3.劳动密集型产业

发挥宜章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电子信息、旅游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以恒维电子、立敏达电子等为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配套企业。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和培育中下游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加大投入,延伸产业链和配套企业,从外围向核心推进,从加工装配向研发制造转型。着力打造包括LED、数字视讯、新型电子原材料及元器件、软件和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引进沿海地区相关企业总部,集聚生产、销售、品牌开发等功能,基本形成产业聚集度高、创新能力强、行业特色明显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旅游产品制造业。按照宜章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康养胜地的要求,依托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资源,一六、太平里等地的温泉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融入大郴州旅游体系。培育和引进一批旅游产品制造企业,生产加工特色农产品、纪念品和玉石等,为宜章乃至郴州发展休闲、健康养老等旅游业提供物质支撑。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统筹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订,形成“一心一轴二园”的空间布局结构。

1.总体布局

“一心”——现代服务中心。位于产业承接园,为园区企业和居民提供管理服务和生活配套服务,形成区域性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一轴”——京港澳高速公路发展轴。以京港澳高速公路为发展轴,串联起现代农业示范园和产业承接园。

“二园”——产业承接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园。产业承接园以二类工业用地为主,主导产业为机械制造业(不含电极)、电子信息业(不含线路板),辅助发展鞋帽加工、商贸物流业。现代农业示范园以一类工业为主,二类工业为辅,主导产业为农产品加工。

2.功能分工

——产业承接园。位于县城以东,用地面积328.88公顷,四至范围:东至玉溪镇长冲村,南至玉溪镇江坡头村石头龙岭,西至京港澳高速,北至玉溪镇长冲村小狮子岭。

依据用地性质和道路划分为“六个区块”:通用设备制造区、专用设备制造区、电子信息产业区、加工贸易区、现代物流区、公共配套区。在宜章大道两侧集中发展金融咨询、产业研发、商贸物流和产业配套功能,形成产业服务中心,促进各功能片区的融合。

——现代农业示范园。位于宜章县城北面,沿107国道布置,用地面积66.12公顷。四至范围为:东至京港澳高速,南至玉溪镇清水村凹山,西至玉溪镇清水村清水湾,北至五岭乡肖家山。

发挥龙头示范、创新创业、产业扶贫等功能;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农业技术市场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成为立足湘南、辐射湘粤地区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粤港澳农产品供应重要基地。

2 郴州经开区各片区的产业功能分工

片区

主导产业

核心产业项目

产业承接园

专用和通用设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子商务、飞地经济、生产性服务业

伯朗电梯产业链、商业综合体、适美手袋、德宝科技二期、红炮科研中心、顺天物流、恒维电子G3.5代显示器生产线

现代农业示范园

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农产品交易

湖南福鹅、生物科技园、东方红药业二期、润丰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展翔农业、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

(三)建设省级创新创业园区

实施湖南省推进创新创业园区发展135”工程,落实郴州市创新创业园区“1555”工作计划,以“园中园”形式,以民营经济为重点,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创业企业,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建成省级创新创业基地。

1.健全创业服务体系

——设立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设置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为各类创业人员提供开展信息咨询、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征集、融资贷款、政策扶持、用工招聘等“一条龙”优质、便捷的创业服务。组织实施创业培训、创业见习。负责培训班的教学管理、结业考试考核、创业培训证书发放、培训补贴申领、师资管理及教研活动。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协调办理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

——培育社会创业主体。实施创业扶持政策,在资金、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科研人员、留学归国人员来园区兴业,落实创业企业人才激励政策。

——强化创业服务指导。降低门槛,简化程序,为创业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创业服务。加大在创业场地、工商登记、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强创业咨询队伍建设,组建创业咨询专家团,免费为创业者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开展创业咨询师培训,培养创业咨询师队伍,提高创业咨询服务能力和创业成功率。制定创业服务操作规范,推进创业服务标准化。举办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等专项服务活动,营造创业氛围。建立发展创业导师队伍,指导导师开展创业服务。

2.建设创新型园区

——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积极促进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创新,建立红炮科研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20家以上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在国家创新基金、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项目立项数等方面要加大力度、实现突破。

——建设省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探索以“企业建设、中心管理”的建设模式,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孵化面积4万平方米,力争进驻50余家孵化企业。提供全方面的创业服务,包括入园手续代办等入园服务,投融资服务、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服务等专业服务。

——培育创新型企业。积极引导有关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切实落实有关的鼓励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与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特色农产品、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中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分析检测中心等,提供技术、设计、信息、研发、试验、检测、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技术培训等全方位服务。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做好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星火、火炬、贷款资金扶植项目;帮助企业做好申报国家、省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科技成果评价等工作,使企业享受到更多的科技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3.完善创新创业基础设施

——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功能化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工业地产建设。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组织及自然人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可以采取由管委会依托投融资公司开发建设标准厂房,租赁或出售给企业生产经营使用,可以由企业、园区投融资公司与企业合作、吸引社会资本通过PPT等多种方式进行标准厂房建设。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贷款贴息补助或贷款担保费补助、税费和租金进行适当减免补助、部分奖返等途径和方式,对标准厂房建设给予支持。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3000万元的项目,不单独供地,引导入驻标准厂房。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坚持产城融合,加快园区内医院、餐饮、商贸、文化休闲、学校、公租房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创新创业园基础设施完善。继续完善产业承接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水、路、电、管网等基础建设,启动产业承接园飞地经济示范园区建设

(四)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1.提高园区生活质量

充分利用园区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按照“整体布局、特色鲜明、多元组合”的原则,建设精品景观与建筑,打造齐聚商务观光、科技研发、度假养老、娱乐休闲的现代城市综合体,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打造一批文体娱乐设施,高品位规划配套文体娱乐基地,打造全县文体娱乐中心。将科技、人文、生态深度结合渗透,建设特色建筑、创建和谐社区,塑造功能齐全、层次分明、特色凸显的城市景观轮廓线,凝练城市新形象。

2.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

高效率推进社会管理、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一体化,建立健全覆盖全区域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更好地提升园区人民的生活幸福感。重点加快电子政务平台投入使用,创新入园企业服务模式,提高人员企业的服务效率。引进和建设一批高端商务购物中心,提升园区生活便利度。

3.发展高端服务业态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产业承接园重点发展科技研发、服务外包、金融保险、餐饮休闲娱乐、房地产等服务业。现代农业示范园重点发展农产品物流、农产品展会、休闲观光、现代农庄等产业。

(五)加强区域开放合作

1.建设湘粤合作实验区核心区

全面执行湘粤两省关于建立湘粤合作实验区的框架协议,加强与广东韶关、乐昌、连州、乳源、阳山的对接合作,扎实做好试验区核心区规划,积极探索和建立跨省合作体制机制,共同做好园区合作平台的选址和产业合作目录,稳步推进试验区核心区建设,力争2020年取得积极成果。

研究组建试验区核心区专门议事机构,保障工作经费需要,深入研究推进试验区筹建事宜。创新体制机制,按照“定位高、范围大、合作深、效果特”的总体要求,深化省际边界经贸投资合作,加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扶贫攻坚开发力度,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保障改善民生,促进湘粤边界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2.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制订飞地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省政府赋予宜章经开区开展飞地经济试点的优惠政策,加快规划选址,科学定位产业。修订编制园区总体规划,并联合县城乡规划局研究制定“飞地经济”示范区跨省建设发展规划;加大力度推进产业承接园三期1200亩土地征收工作,保障飞地经济示范区项目用地。到2020年,争取引进飞地企业15家,产值达到60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20%

——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健全《宜章经济开发区推进“飞地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将“飞地经济”试点有关工作纳入园区和乡镇考核,加大对“飞地经济”试点工作的宣传及培训力度。县财政局研究确定“飞地经济”项目利益分配机制。初步方案是:①县内模式。各乡镇原有企业由“飞地经济”模式转入经开区的,以企业上一年度GDP、税费收入等指标实现数为基数,基数内部分计入“飞出地”乡镇,超基数部分按82的比例分别计入区、乡镇。②县外模式。根据“飞地”企业当年度GDP、税费收入等指标实现数,前五年按经开区、“飞出地”(外县)或招商引资乡镇64的比例分别计入区、(外县)或乡镇,五年后按经开区、“飞入地”(外县)或招商引资乡镇55的比例计入。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一是完善工作组织机制。完善优化园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政府分管负责人召集,及时研究、协调、处理园区发展重大问题。健全优化经济发展工作机构,由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优化园区发展进行组织协调、宣传教育、监督检查、查究问责。建立健全园区发展考核机制。建立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工作的督查机制,县级行政监察机关、政府督查部门、优化办等逐年至少联合开展一次监督检查。

二是加强规划引领加强与主体功能区、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的衔接对接,优化“两区四园”的空间布局,加快修订园区总体规划、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严格规划实施,用规划引领产业发展。

三是提高行政服务效能。落实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县级职能部门按照规定做好授权移交,审批指导监督工作,特规定部分行政审批权及行政审批相关联的收资、行政处罚等权限下放至规定园区,对涉及22项行政、事业、服务性项目进行打捆收费。健全政务服务中心职能,办理审批事项按照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50%以上,倒推办理流程中的具体时限,并向社会公布。对园区项目审批实行限时办结制和超时默认制,审批程序上OA系统,对项目单位资料提交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审批事项应在承诺时限内办结。实行全程代办制和并联审批制。重点项目由县委、县政府领导担任联系领导,园区成立项目跟踪服务小级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建议,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实行园区封闭管理。

(二)生态保障

一是严格产业准入门槛。按照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能耗限额标准要求,提高园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条件,严格控制过剩产能的盲目扩张。禁止超国家标准的高耗能企业入园,优化产品结构,特别是加大推广对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作用明显的先进技术。

二是加强节能减排。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突破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加大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力度。鼓励和支持先进工艺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及评价考核机制。建立企业节能减排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推广节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三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废水治理力度,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鼓励企业根据用水量和条件,自建循环水系统。加大对生活垃圾、生产废弃物的处置,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四是抓好污水处理。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和产业承接园各新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加强运行监管,处理园区企业、管理机构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实现达标排放。

(三)要素保障

一是强化人才与劳动力保障。编制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目录,深入实施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引进计划,组织开展高端人才供需见面会等对接活动,对接省内外科研院校或知名企业,实现人才交流互动。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创业发展吸引人才,实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推行校企结合的高端人才培养方式,积极争取国内外知名高校与政府、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设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转岗职工技能培训。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以园区融资平台为依托,整合注入优良资产,科学设置组织架构,引进灵活的管理模式,全面发挥其投融资开发作用。采取“滚动开发+银行贷款”模式,即政府注入土地、开发公司以土地使用权的形式向银行贷款获取开发资金,然后再开发土地,引进项目,形成“开发一片、收益一片、以收益养开发”的滚动开发模式。按照市场化方式,以土地使用权、基础设施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出让为突破口,继续推行PPP等投资建设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标准厂房建设,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奠定基础。联合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设立中小企业产业发展基金或创业投资基金。成立专门的咨询服务机构,帮助园区中小型企业到主板和三板市场直接融资。密切关注证券监管部门的政策动向,加强与上市保荐人的联系,为园区内企业上市做好准备。

三是强化土地保障。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支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精神,争取省相关部门支持,优先安排重大招商引资和新型工业化项目用地指标,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对投资额2亿元以上的符合圈外单独选址条件的重大项目的用地指标争取使用省级计划。争取将项目用地审批纳入全省绿色通道。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工业用地指标占补平衡的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强耕地保护,积极引导产业项目入园区,鼓励建设标准厂房,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3000万元的项目,不单独供地,引导入驻标准厂房或孵化器;重点扶持投资2亿元以上符合产业政策的重大产业转移等项目,按分期、分批、分量的原则保障产业项目用地。对于近五年平均供地率低于60%的,暂停或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安排。

(四)安全保障

一是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施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协调解决企业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统筹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定期组织企业开展安全管理情况检查或互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职人员。将安全生产、消防纳入总体规划,并与城乡规划相衔接,确保园区与人口密集区、重要设施、敏感目标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卫生和环保防护距离,留有适当的发展空间。

二是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监督。强化入园单位选址安全评价,逐步提高入园项目建设标准和集约化程度,确保项目选址恰当、规范有序。严禁没有资质条件的建筑施工单位在园区内承包工程,严禁在园区内设立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的“三合一”、“多合一”生产经营单位。完善水、电、汽、风、污水处理、公用管廊、道路交通、应急救援设施等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实现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和安全保障设施的专业化共建共享。

三是强化特种行业安全生产。加强电梯制造、生物医药等特种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入园企业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监管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危险源监管等工作,杜绝事故发生。

附图1 宜章县在湖南省和湘粤赣周边的区位图

 


附图2 宜章经开区总体规划图


附图3 宜章经开区产业承接园规划图

 


附图4 宜章经开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图



附表 宜章经开区“十三五”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所在地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起止年限

投资(万元)

项目进展情况

一、产业发展项目(17个项目,投资39.0448亿元)

1

伯朗电梯产业链

新建

产业承接园

项目位于产业承接园,占地63亩,建设标准厂房和办公楼,购置生产设备等。

2015-2018

18000

完成规划选址,修建性规划,立项审批等

2

产业承接园商业综合体项目

新建

产业承接园

项目占160亩,总建筑面积329200平方米,建设周期为5年。

2016-2020

180000

完成规划选址

3

生物科技园二期

新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规划用地140亩,兴建食用菌自动控温标准厂房32000㎡,珍稀食用菌罐品加工厂43000㎡,物流配送中心、科技培训大楼(菌类研究中心)和职工宿舍18000㎡。

2016-2018

10000

已完成部分征地、规划选址、立项审批手续

4

适美手袋

新建

产业承接园

项目位于产业承接园,占地100亩,建设厂房、办公楼、生活设施等,年生产手袋2000万只。

2015-2017

12000

已完成征地、土地平整、规划选址、立项审批、修建性规划等前期工作

5

德宝科技二期

新建

产业承接园

项目位于产业承接园,占地35.8亩,建设标准厂房、办公楼、购置设备及模具生产线。

2015-2016

10000

已完成征地、土地平整,立项、规划、土地揭牌等工作

6

湖南东方红药业二期

新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项目占地50亩,建设兽用针剂、大输液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2016-2020

15000

已启动

7

玉清大米加工

新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项目占地20亩,拟建设年加工8万吨大米生产线。

2016-2017

800

已启动

8

展翔农业

新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占地150亩,建设脐橙加工生产线。

2016-2019

35000

已启动

9

湖南新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

续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占地40亩,建设生物饲料、猪肉产品深加工生产线。

2016-2018

6000

已启动

10

双鑫实业

新建

产业承接园

项目位于产业承接园,占地35亩,建设标准厂房及配套宿舍40000平方米。

2015-2016

5000

已完成土地平整

11

阳普医疗二期

新建

产业承接园

建设真空采血管、护理包生产线

2017-2020

3000

已启动可研

12

恒维电子G3.5代显示器生产线

新建

产业承接园

占地100亩,建设厂房5万平方米,建设G3.5AMOLED生产线。

2016-2018

50000

已完成可研

13

聚宝地

新建

产业承接园

总投资3000万,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2015-2017

3000

完成选址,开展前期工作。

14

达华实业

新建

产业承接园

总投资2000万,占地面积13.48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2015-2017

2000

已动工。

15

风机制造

新建

产业承接园

规划用地100亩,主要建设标准厂房、办公楼和生产线,年产2000台磁悬浮风机

2017-2019

23000

招商

16

立敏达电子科技(二期)

新建

产业承接园

规划用地32.8亩,建设厂房、办公楼及职工宿舍等,主要生产电子产品配件

2015-2017

12448

已启动

17

百捷利包装印刷

续建

产业承接园

规划用地19039.6㎡,建筑面积29258.7㎡,其中标准厂房12145㎡,钢构厂房12096㎡,员工宿舍3825㎡及配套设施

2015-2016

5200

 

二、服务平台项目(14个项目,投资14.5487亿元)

18

润丰大型农产品物流园

新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占地400亩,建设农产品批发、配送、电商交易平台及配套设施。

2016-2020

100000

已启动

19

红炮科研中心

新建

产业承接园

项目占地35亩,建设科研、产品检测、技术培训、产品展示中心。

2015-2016

10000

已完成土地平整

20

益恒物流

续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占地20亩,建设仓储中心、营销中心、配送中心以及其它附属设施项目。

2016-2017

2330

已启动

21

顺天物流

新建

产业承接园

项目用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24000㎡,建设仓储物流区、维修区、大型停车场和综合服务区

2016-2018

10000

正在开展征地

22

新华书店配送中心

新建

产业承接园

占地7亩,建设7000平方米图书仓库及配送中心

2016-2017

2000

正在开展征地

23

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

新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6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2015-2016 

3000

已完成规划论证、项目选址

24

产业承接园金融中心

新建

产业承接园

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金融、保险等网点。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2016-2020

1000

已签订投资协议,正开展前期工作。

25

现代农业示范园金融中心

新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2016-2020

6000

已完成项目选址,正开展前期工作。

26

农业科技服务中心

新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总投资857万元,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新增粮食产能农技服务体系耕地质量检测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

2016-2020

857

已完成项目选址,正开展前期工作。

27

农产品会展中心

新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40亩,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2016-2020

5000

已完成项目选址,正开展前期工作。

28

农机专业市场

新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20亩,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2016-2020

2000

已完成项目选址,正开展前期工作。

29

产业承接园社区服务中心

新建

产业承接园

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1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2016-2020

1500

正在着手项目准备工作。

30

现代农业示范园社区服务中心

新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10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2016-2020

1000

正在着手项目准备工作。

31

颐高电子商务

新建

产业承接园

总投资800万,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2015-2018

800

正在项目准备,开展前期工作。

三、基础设施项目(6个项目,投资43.48亿元)

32

现代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

新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土地平整4700亩,建设“两纵七横”共21.64公里道路市政设施、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排水、排污管网设施、教育、医疗、社区、公交、公园、绿化、美化、亮化等公共配套设施。

2016-2020

62800

已完成规划、可研等前期工作。

33

飞地经济园区基础设施

新建

宜章经开区飞地园区

道路市政设施、标准厂房。

2015-2020

25000

已完成规划选址、
立项审批等工作。

34

湘粤开放合作试验区核心区基础设施

新建

试验区核心区

道路基础设施、标准厂房。

2016-2025

100000

已经启动

35

创新创业园区基础设施

新建

产业承接园

征地拆迁、道路市政设施、配套设施。

2015-2020

20000

已完成规划、立项
审批。

36

产业承接园三期标准厂房

新建

产业承接园

建设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

2015-2016

10000

已完成规划选址、
立项审批。

37

产业承接园商业综合体

新建

产业承接园

项目占地160亩,总建筑面积329200平方米。

2016-2020

180000

正在开展前期相关准备工作。

38

保障性住房

新建

产业承接园

建设安置房8万平方米,600套。

2016-2020

12000

正在开展前期相关准备工作。

39

综合服务配套中心

新建

产业承接园

建设企业孵化器,行政办公楼,企业总部大厦。

2016-2020

25000

正在开展前期相关准备工作。

四、生态环保项目(2个项目,投资1.65亿元)

40

现代农业示范园污水处理厂

新建

现代农业示范园

建设一座日处理4000吨工业废水处理厂。

2017-2020

5500

已完成规划选址。

41

湘粤开放合作试验区核心区污水处理厂

新建

试验区核心区

建设一座日处理10000吨工业废水处理厂。

2018-2025

11000

已启动

合计41个项目,投资98.42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