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瑶族文化艺术概况
瑶族在远古时代就有了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先秦古籍《山海经》就记载了盘瓠神话的原始记录。除盘瓠神话外,反映瑶族远古社会生活的神话,还有《盘古开天地》、《伏羲子妹造人民》等等。歌谣在瑶族文化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讲述天地万物起源的创世歌、表现劳动生活的狩猎歌和农事季节歌、爱情歌、祭祀用的乐神歌、赞颂反抗斗争的革命斗争歌等等。其中的《盘王歌》歌词长达3000多行,歌名多至数十种,是瑶族人民的伟大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如史诗般优美的传说、故事、寓言、谜语、谚语:有的述说历史上的悲惨遭遇,有的歌颂反抗压迫的起义斗争,有的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有的歌颂爱情的坚贞,有的描述民族风物等等。这些都展示了瑶族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生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瑶族音乐、舞蹈与其民间歌谣一样,起源于劳动与宗教。其舞蹈著名者如长鼓舞、铜鼓舞,系祭祀盘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盘王歌》有24种曲牌,唱腔相当复杂。民间流传的生产歌、酒歌,曲调平缓而喜悦;苦歌、哀歌曲调悲痛深沉;情歌欢快动人。现在,瑶族的长鼓舞、铜鼓舞已搬上了舞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瑶族的工艺美术有印染、挑花、刺绣、织锦、竹编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其中尤以挑花、刺绣出名。
瑶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宜章县莽山瑶族乡塘坊瑶民在历史进程中,用聪明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并且都有自己的特点。
二、塘坊村风俗习惯
(一)生产习俗
瑶族生产缓慢,以希望和幻想代替现实。瑶民崇拜诸神:砍山“祭林神”,打猎“祭山神”,播种“祭谷神”,他们崇拜与自己生产紧密联系的自然物。后来道教深入瑶族,境内瑶族师公属茅山教宗派,道教诸神庞杂而无严密系统,加上佛教偶像,造成瑶族信仰的多神崇拜,将太上老君、三清三元、张天师、李先师等道教祖师与瑶族的图腾先祖及与生产紧密相关的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五谷仙娘等自然神相提并论,同坛共祭。
生产中塘坊村村民的禁忌很多。
正月十六忌鼠。老鼠是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动物,它几乎无处不在:家有家鼠、田有田鼠、竹有竹鼠。老鼠偷吃五谷、啃咬家具、毁禾苗、啃竹根、传疾病,晚上还吵得人们睡不着觉。人们非常恨它,于是有“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俗语成语;但是人们又害怕它,对它无可奈何,所以在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十二生肖中,它排在第一位,甚至排在为人服务的牛和凶猛的虎之前!为此,塘坊村民的前人便传下了“忌鼠”的习惯。正月十六的前几日大人便叮嘱小孩,十六这一天不准提“老鼠”、“耗子”之类的名字,不准在家中东翻西找,犯了老鼠的讳,否则老鼠们便为灾、作孽。
正月二十忌风。每年正月二十这一天,村民们用三根稻草打结做草标,放在屋角四周,然后再压上石头,任何人都不能动。据说这样风吹不动,这一年就不会有风灾发生。这表达了村民们想征服自然灾害的愿望。用稻草打结压石头很少有小孩子参加,大人们做起来都很神秘。恐怕小孩子吵闹,对防禁“风声”有所不利。
二月初一忌鸟,又称赶鸟,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举行。忌鸟是为了纪念古代瑶族人民用歌声吸引鸟雀,保住刚播种的包谷种子免遭鸟雀啄食,取得丰收的历史,也是瑶族人告别春节阶段,进入繁忙的耕作时期的标志性日子。在这一天,村民们会将糍粑穿在竹尾上放到田里或土里,防止鸟吃谷子。
(二)生活习俗
1、服饰
(1)瑶族服饰的历史描述
瑶族服饰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如《隋书·地理志》所载,“瑶人承盘瓢之后,故服装多用斑布为饰。”早在汉代,其先民就有“好五色衣裳、衣斑斓,对襟齐领,椎髻跣足”的习俗。《搜神记》和《文献通考》又载,“瑶人绩织不及,销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裁制皆有尾形”,“衣刺绣、亦古雅”,其服饰千姿百态,艳丽可人。据统计,瑶族服装的款式就多达100余种,头饰也不下100余种。一个民族具有如此之多的款式实属罕见。这与瑶族内部支系的不同和经济基础、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审美观念的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2)挑花刺绣
在瑶山流传着一句趣话:“瑶家姑娘爱绣花,不会绣花找不到婆家”。话虽说得比较绝对,但足以说明瑶族妇女擅长刺绣艺术。的确,瑶家女性,从孩童少女到白发婆婆,都会刺绣工艺。刺绣是瑶族妇女必学的手艺,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也是一个妇女是否能干的重要依据。
少女时期,她们就跟长辈学习执针引线,一般刺绣衣襟花边、花带等常用品种,练习基本功。到了青春期,因为姑娘们进入恋爱阶段,她们必须精心刺绣荷包、香包、头巾等作为送给情人的定情物,以精良的艺术显示自己的才华,博得男青年的赞赏和爱慕。同时,她们还要准备嫁衣等作为出嫁时必不可少的嫁妆。嫁妆比任何刺绣品都要精细、美观,要出嫁时穿着,光彩照人。结婚之后及中年时期,妇女们就给丈夫绣衣边、烟袋等等作为贤妻良母的标志。到了中老年,她们除了刺绣日常用品外,最重要的职责是把手艺传给下一代,培养接班人。因此,瑶家刺绣得以代代相传。刺绣艺术活细工粗,陶冶着瑶家女性勤劳、温柔、热情的性格。
但在塘坊村,这一瑶族妇女的绝活却几近失传。当我们向村支书提出要采访村中懂得刺绣的妇女时,支书就告诉我们目前村里的年轻女孩和中年妇女几乎不会刺绣,只有少数老龄妇女还留有这门手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刺绣非常耗费时间,一件普通瑶家头巾的花纹需要绣二十天左右;另一方面,刺绣无法产生足够多的经济利益,花二十天时间所绣的一块头巾,据我们调查得知,市场价七百元左右,而一个月只能绣一块多,除去布匹,针线成本,盈利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尽管老一辈非常希望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但是年轻姑娘要么上学、要么外出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和练习挑花刺绣。
为了更进一步对刺绣有所了解,我们采访了赵刘妹老人,老人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还在坚持瑶族传统刺绣的人之一。据老人回忆,自己大概是从11岁开始跟着母亲学刺绣,到15岁就完全可以单独出工了。大概在1940年以前,无论年齡大小也无论男女,村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是身穿民族服装的,但1940年以后,村民只在重大节日或者结婚时才会穿上瑶族的传统服饰,如在盘王节的时候,只有身穿瑶服的人才有资格汇集在一起祭祀盘王、唱盘王歌和跳盘王舞等,不穿瑶服的瑶人则是不允许参加的。目前,虽然塘坊村的村民基本上日常生活都不穿瑶服了,但是60岁以上的老人却仍旧保留了在走亲访友以及参加重要酒宴时裹头巾的习俗。老人自己平时上山砍柴也会裹头巾,因为头巾可以充当帽子保护自己不被山上的毛草划伤。老人由于眼睛不好不能再做挑花刺绣,只好向还能做挑花刺绣头巾的老人买。据赵刘妹老人告知,瑶族头巾非常难绣,挑花刺绣所用的工具就是平常缝衣服或扣子的6号针,绣前没有描图,脑子怎么想就怎么绣,一旦图案绣错了就必须拆掉从头开始,每个人的熟练程度不同,绣一块头巾的耗时也有所不同。鉴于制作刺绣头巾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事情,一般对方会提前打招呼告诉她什么时候需要头巾,然后自己就着手买做头巾所需的布和红、黄、白色的丝线,3种不同颜色丝线的价格是10块钱/捆,一捆有12根丝线。买来布料和彩色丝线后,必须赶在对方需要的日子前完工,绝不能耽误了对方的事情。
“现在刺绣的人越少越少喽!”老人无奈的叹息。她提到,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再愿意学习刺绣,但是到了传统的节日以及举行婚礼时又是必须着民族服装的,所以年轻一代就只能让老一辈给他们准备好。这一辈尚且有赵刘妹等几个坚持刺绣的老人可以为后代提供绣品,但下一辈呢?目前,塘坊村40岁以下的女性中已经没有人会刺绣了,这门手艺濒临失传,老人对此感到非常心痛。
的确,一块挑花头巾至少要卖三百元才能收回成本,而一套完整的传统服装转换为商品的话,其价钱在一千到三千左右。如果挑花刺绣不能在现代市场上寻找需求和利润点,年轻的村民们只能选择务农、外出打工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传统手工艺失去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后必将逐渐失传。我们也想过将挑花刺绣做成莽山等旅游区的特色旅游纪念品,但其昂贵的价格却让很多游客望而却步。然而,如果将工艺简化压缩成本,挑花刺绣又必将失去它原有的工艺和精美质地。加之工业化时代,机器可以代替手工从事各种工作并且降低成本,只要价格合理、图案精美,人们当然愿意购买价格较低廉的机器制品,至于内在的文化底蕴,又有几人能懂呢?在市场化的现代社会,民族传统工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始终缺乏社会关注,缺乏资金、人力等的保障,在不久的将来,以瑶族传统服饰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只能绝迹于大山深处。我们真的不敢想像,如果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挑花刺绣失传,瑶族人民将用何种方式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与特质?这不仅是瑶族不能承受的失去,也是整个中华民族丢失不起的瑰宝!
因此,我们必须思考:瑶族刺绣的未来在哪里?调研组成员通过对当地景区的游客进行实地采访之后发现,游客来了莽山之后,虽然知道此处是瑶族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但在景区的商店中很少看到有瑶族的刺绣出售。为什么当代人愿意花费成千上万去购买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所谓奢侈品,却不愿意购买实实在在的手工艺品,或者说瑶族的挑花刺绣可以与时代更为紧密结合从而创造商机?正如那句话所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想,不仅仅是塘坊村的瑶家刺绣,所有其他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也一样,如果能够与时代相结合,找准切入点,应该是具有无限美好的前景的!
(3)塘坊瑶族服饰基本样式
在访谈过程中,为了让调研组成员更深入地了解塘坊村瑶族服装,赵刘妹老人还热情地向我们展示了她做的一套民族服装。
这套瑶服就是当年她特意为儿媳结婚时缝制的。衣服的布料使用了纯黑色、纯红色、纯深蓝色、纯白色棉布以及绘有牡丹花和鸳鸯的红色背景的棉布,以黑色棉布为主,衣服分为四部分:上衣小褂、腰带、下衣裙摆和头巾。上衣小褂的领子一周绣有红、黄、白三色图案,领口鑲有一枚银扣,前胸有一块狭长的梯形胸牌,绣有红、黄、白、草绿四色图案,图案周围由内向外依次是用白色棉布、纯深蓝色棉布和纯红色棉布缝制的镶边,胸牌周围是用绘有牡丹花和鸳鸯的红色背景棉布缝制的一条悬挂于脖颈的垂带,垂带长度超过腰部的部分被下衣裙摆覆盖于腰间,垂带上部靠近脖颈处有两枚银扣;腰带是用纯红色棉布制做而成的;下衣裙摆腰部的横向一周都用纯深蓝色棉布缝制,约有30cm宽,腰部以下的正前方左右两侧各有两个竖向的长条形镶边,靠近腿部内侧的镶边用纯深蓝色棉布缝制,而靠近腿部外侧的镶边则用纯红色棉布缝制。我们注意到,这套传统女式瑶服上的3枚银纽扣是由3个印有“中华民国八年广东省造”字样的银元改造的。瑶族传统服饰上的纽扣都是银扣,有辟邪之意,这种类似钱币、上面印有花纹的银扣制作工艺已经失传,所以瑶民们只能从旧衣服上取到新衣服,或者瑶簇姑娘出嫁时母亲把家传的银扣作为嫁妆传给下一代,或者用民国的银元来代替,而现今缝制瑶服只能使用5角的硬币来代替了。
(4)塘坊村着装现状
一些瑶族研究者认为,塘坊瑶族村是民族传统服饰与制作工艺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地方,然而就是在这里,瑶族传统服饰如今也处于濒临失传的艰难境地。以前瑶族女孩七八岁的时候就会学习传统的挑花刺绣,然而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会挑花刺绣的也大多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年轻的姑娘媳妇要么上学,要么外出打工,会挑花刺绣功夫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老一辈的村民,还保留着节假日时穿瑶族服饰的习惯,老一辈的村民会拿出自己的瑶族服装穿戴好去参加大型的歌舞晚会或是庆祝仪式。并且老一辈的瑶族服饰都是自己手工制作的,从布料编织到花纹勾勒,都不假手于人;但即使是穿着最光鲜完整的瑶服,也都是脚蹬皮鞋,因为传统的有挑花刺绣的布鞋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消失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瑶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及制作材料也发生了些变化。布料舍去了家庭用的手工织布,改用机器织布,同时款式上也逐渐省去费时费力的老款式,改用有较多现代元素和时尚元素的新式服饰。而今,塘坊村青年在准备婚礼时,只能由父母安排瑶族服装必备的黑、蓝、红、白四色布,年轻一辈的村民们对于一套传统服装需要多少各色布料已经完全没了概念。村里的瑶族妇女告诉调研组成员,挑花刺绣所需的各种彩色丝线现在也越来越难以买到。
而年轻一代,则更多选择较时尚的现代装。在年轻一代中,不仅城镇的瑶族妇女装高跟鞋着时装,就连塘坊村边远山区的瑶寨妇女也身着轻便的现代时装。并在色彩选择上偏向亮色,服装款式也更多样化。但在塘坊村,大多数的瑶族女子都有一套自己的瑶族传统服饰,不过平时并不穿戴,只有在需要盛装出席的节日或活动时才会穿。
2、饮食
瑶族人民长期以来“火种粟黍活命,麻豆安生”。暇则捕猎山兽以续食。民国时期,仍以山芋、红薯等杂粮裹腹度日,还得挖蕨根、摘艾叶等草根树叶度饥荒,谷米很少,贫苦瑶族米饭常年不入口。新中国成立后,瑶人分得田地,特别是居无定所的过山瑶开始定居下来,种植水稻,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均以大米为主,杂粮为辅。瑶人以龙犬槃瓠为图腾崇拜,禁食狗肉。逢年过节普遍吃猪肉,好饮酒,除自酿红薯高粱酒外,还以“竹筒市酒而归”;喜喝浓茶,用砂罐置火上,将茶叶放入罐内滚沸的开水中煎熬,茶汁成胶状。客至敬半杯,饮完再添。
塘坊村的村民种植水稻,日常饮食以大米为主,杂粮为辅。一般村民家日常饮食荤素搭配,多食山里时令野菜或者自家种的小菜。旧时用来裹腹充饥的蕨根、红薯、南瓜等食物现在被村民做成不同口味的糍粑,或炸或煮或炒,成了村民的休闲小食。清热解毒的苦笋、味道鲜美的莽山鱼、肉质脆嫩的腊肉、清冽香甜的糟酒和先苦后甘的莽山绿茶都是塘坊人用来招待远方来客的当地特色食品。
村民结婚多办流水席,欢宴连续不断,主客通宵饮酒。此外,不同节气塘坊瑶民饮食也有讲究:三月初三家家户户吃染色糯米饭、杀鸡祭祖;五月端午节喝雄黄酒;八月选良辰吉日吃新米饭,过新米节,祭“谷娘”和祖先等等。近年,塘坊村有村民开始养殖竹鼠和野猪,但多贩售给山下景区餐厅。
3、居住
瑶族在很长时间内,居住在高山峻岭之中的“幽僻之处”,猿猴为伴,百鸟为邻。所居之室,编以草茅,高只及肩,过着“雨水湿床无眠处,妻儿男女哭连连”的悲惨生活,部分定居或同化较早的瑶族,居室与汉族一样。民国时期,大多数瑶族建抖墙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瑶族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瑶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瑶族人民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绝大多数瑶族改为砖瓦房,布局合理,通风良好,采光充足,与当地汉族居住无异。
在塘坊村,许多高山大岭和偏远的地方也修通了公路,而且路况越来越好。三米五、四米宽的水泥路都修到了家门口。路通了,汽车通了,那种出门就爬坡的居住环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经过一段绵延的公路,塘坊村的民居展现在我们眼前:石头和泥砖砌成的灰色墙体,木质的门窗,家家户户紧密相连,同时又围绕周匝。一米多宽的石头小巷里,成群的家鸡正在找食,几只强健的狗看有生人进来,也窜到古民居里“汪汪”凑热闹。此时,巷子里不时有老人出入,他们或挑或扛,让这里的民居显得更加苍幽。而居住在高山的瑶族村寨居住比较分散,三三两两的星局在山里,二十来户以上寨子较少见,一般是几家或独户,村户之距数里或数十里不等,但是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
三、塘坊村土家婚嫁丧葬文化
(一)婚嫁文化
崇山峻岭的莽山,古来即为瑶族居住地。如今居住在这里的塘坊村瑶胞,保持着独特的古朴淳厚而又绮丽的民族习俗。
瑶族社会早期实行族内婚制,不与其他民族通婚。《评王券牒》中记载“瑶人”不得与百姓为婚,若有强取瑶女者,罚“蚊子鲊三瓮,开通铜钱三百贯,无节竹三百根,糠粒金绳三百丈,金鸡屎三百斗”。在族内婚中规定“同姓不婚”,但实施不严。后因与外族接触日多,改为“可招百姓郎”。但“瑶女不嫁百家姓”。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这些规定逐步打破,瑶族男女可与外族通婚,在不同时期婚姻形式演变过程中,“男家女当”的习俗始终贯穿其中。目前塘坊村瑶族人民的婚姻形式有三种:一是招郎上门,男嫁女当,夫从妻居,所生子女姓氏随父随母各一半,但是第一个随妻姓。上门郞与妻子一道赡养岳父母,抚养妻子弟妹,继承岳家财产。二是招女上门,女到男方家落户,男方对女方家父母有赡养责任,对未成年弟妹有帮助父母抚养的义务,亦有财产继承权。三是女出嫁,随夫居,与当地汉族相同。子女姓氏可从母姓,也可以从父姓,男女都一样,实行一子(或女)均分,即一人顶两姓,二子(或女)平分,老大随母姓,老二随父姓。
综观塘坊瑶族的婚姻制度与婚姻礼俗,我们可以看到,瑶族社会男女是非常平等的。对于父母而言,儿子和女儿一样珍贵:女儿一样可以顶立门户,可以传宗接代,一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和继承财产的权利。因此,在瑶山社会,从来没有歧视女孩子的观念和行为,更没有弃女和溺女婴的恶习。
(二)奇特的塘坊瑶族婚礼
服饰。婚礼期间,所有主宾都要穿金戴银盛装出席。新娘所着嫁妆,应该是其自12岁左右就开始学绣的。会不会绣花、绣花的质量高低,是检验一个女孩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指标。因此自几岁开始,瑶族女孩就必须开始学绣花。但由于目前塘坊村的年轻一代无人继承了这门手艺,所以一般新娘的婚礼服装是由家里的老人准备或向别家购买。
送嫁。出嫁的前一天下午,受邀准备送嫁的亲友会准时来到新娘家,新娘家里准备丰盛的晚餐款待亲友。第二天一大早,侍娘、伴娘就要为新娘化妆打扮。新娘穿金戴银服饰艳丽,格外吸人眼球。由于穿戴特别繁杂,一个新娘装往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仅梳一个发型就要好几人帮忙花几个钟头才能做得出。目前新娘一般是上午八点准时出阁,然后鼓乐同起,鞭炮齐鸣,伴娘打红伞挽新娘而行。距丈夫二三里地时,一支由鼓、锣、唢呐手、侍娘和10岁左右男孩组成的7人迎亲队吹吹打打相迎,以示尊重和欢迎。离有半里或一里时,夫家又来一接伞妇女,将送亲人的伞和袋子接过去,侍娘携引新娘于十一点半到夫家厨房见婆父婆母,如果超过午时就不能进门,只能等到下午一点半后才能进男方门。
商量酒。女方父母及送亲好友到达男方家后吃过午餐和晚餐并稍作休息后,就开始吃商量酒。男女双方父母分开,男方和女方各派三个代表开一个座谈会,商量是否拜堂,期间男方要准备八个红包给六个代表、媒人和主婚人。如果双方代表同意拜堂,则男女双方准备正式拜堂。
拜堂。村民婚礼必须要先拜媒人和主婚人,中间拜一次,左右各拜一次,中间再拜一次,然后跪拜,这整个过程才算一拜,女方只需低头即可,而拜媒人和主婚人需二十四拜;拜完媒人和主婚人之后,再拜父母,也是二十四拜;然后再拜亲戚,从最亲的亲戚到比较疏远的亲戚,从六拜到三拜不等。所有客人都拜完后,新娘在侍娘的帮助下洗脚,进洞房。
用餐。吃门板饭、流水席。酒宴不论桌数,用长方条桌和摊板在厅屋上方左右及左右沿墙置席,先招待送亲来宾,然后依次招待其他来宾,有酒量的人要陪着刚来的客人不下席,一批批轮番欢宴,连续不断。晚上拜堂后,主宾皆不睡觉,通宵达旦,饮酒至天明,新郎新娘亦不例外。婚宴上不用辣椒和青葱之类,以示新娘之纯洁。瑶族群众的婚礼格外重视双方的主要亲戚,就餐时需要按辈排序。新郎新娘和新娘的父母在婚礼上有特定的用餐。在拜堂时,茶盘上摆着的那四块猪肉就只能由新郞新娘享用,意味着吃合气饭;新娘父母吃的则是约有半斤重一块的瘦猪肉,俗称“肚子疼的肉”,女儿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嫁了出去,自然是要补回来的。当我们和瑶王谈起当地的婚嫁文化时,他笑着对我们讲起这些习俗的来源。
赡养。塘坊人会把女婿当成自己亲生的儿子待,女婿也要郑重其事地从岳父母家里背一个香炉回来安放在自家的神案上,把岳父一家所有先祖都当自己的先人进行祭拜。从此以后,女婿不但要赡养自家的老人,而且还要赡养妻子家里的老人,承担妻子家里所有红白喜事的开销,也会和妻兄妻弟一起从妻子家里分割先人留下的财产,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人顶两房。生了孩子以后,他们要把最先出生的孩子随母姓。
师公和吹鼓手。当地群众对给他们主持宗教仪式的人称之师公。在婚礼中,师公实际就充当着一个婚礼主持人的角色,他引导新郎新娘拜先祖拜媒公拜客人,指导主家安排客人的座次。师公和吹鼓手一样,先一天就必须入场。吹鼓手的工作量很大,迎亲、做宗教仪式和客人用餐时都必须不停地吹吹打打,以烘托气氛。但他们和媒人一样,都是义务劳动。
四、塘坊村瑶族节日文化艺术
(一)起春节
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举行,为瑶族纪念先祖在七贤洞会稽山刀耕火种、开山辟岭的春耕纪念日,意在催春,求禾苗茂盛。
据瑶王邓万寿描述,每年到了这个日子,塘坊村老一辈的长辈会提前很多日子着手准备这个节日,上山采集一些庆祝节日所需要的野菜,同时也会带着捕猎工具上山打猎。按照以往的传统,是必须要宰杀一头野猪作纪念之用的。由于之前山林还没开发,人烟罕至,因此经常有村民能够在山中捕猎到野猪等各类野味,祖上历来也是用捕猎到的野味来开展这个纪念活动的,亦有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意思,感谢大自然给瑶族同胞带来了如此多的物种,希望上天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能够继续照顾瑶族同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近年来由于山林的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山中的野味开始逐渐减少,因此,目前村民一般都是宰杀自家饲养的家猪来纪念起春节了。
到了起春节这天,村里的老老少少,全都盛装出席,带着自家祭祀所需要的物品,齐聚盘王庙。这些物品主要有,自酿白酒,一块纯正的瑶家腊肉,以及祭祀所特需的绿叶青枝等。村里还会组织一批敲锣打鼓队,专门为祭祀活动敲锣打鼓,以示对上天的敬重。
活动正式开始前,会由村委会主任向村民宣读一份祭祀书,主要内容就是向年轻的一辈瑶族同胞介绍本节日的由来、意义等相关内容,希望老一辈的瑶族能够传承发扬这个文化,此举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环节。然后由村委会主任宣布祭祀活动开始,村委会首先代表整个村落,向上天进行祭祀。此时,锣鼓响震天,大家齐鞠躬然后口中用瑶语齐声喊着一些类似祝福保佑的话语。待三鞠躬后,村委会主任宣布,自行祭拜,大家伙就开始自行祭拜了。拿着自家所准备的祭拜物品,一家老小持青枝绿叶,不断挥舞,口中用瑶语不断说着祈祷的话语,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当天的祭春活动结束后,晚上回到村落,村里人会举行小范围的文艺聚会活动,住的比较近的一些村民小组会自发组织起来,聚会会餐,唱歌跳舞,好不热闹。
(二)团圆节
每年七月十五,瑶族人民都要举行还盘王愿活动。为什么有团圆节?为什么盘王还愿?这是一段悲壮苦难的漂船过海历史所形成的节日和礼仪。
原来的过山瑶并不居住在这里,而是居住在遥远的江浙地带,属于古越人的一支。其先祖盘王因保家卫国有功,被招为驸马,生下六男六女,赐盘、沈、包、黄、李、邓、周、赵、胡、唐、雷、冯十二姓。隋唐年间,瑶人因捕鱼失火,乘坐十二只船,背井离乡,四月初八下海,海上遇风浪漂了三个多月没靠岸。于是瑶人跪船头,向盘王先祖祈祷:“保佑我们渡海上岸吧,以后我们每生一个孩子都向您老人家奉献一头圆猪。”言毕,风平浪静。“盘王差遣五旗兵马”,佑护着十二姓瑶人上了岸。“七月十五下船来到广东南海岸。”因此,这一天又是瑶人历风浪之险后,举族生还的团圆日。随之成为瑶族一年三个节日之一的“团圆节”,并在这一天履行所许之愿——在荒莽的沙滩上建起茅棚一座,履行还愿之仪,谢祖酬恩。
以后在瑶族社会,每生一个孩子都要举行“传灯接代”的还愿祭祀,或集体举行谢祖活动。这一祭祀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这是瑶族社会生生不息的还盘王愿祭仪制度,也是瑶族男子神圣的成丁仪式。
在塘坊村,几乎每个村民都知道这个故事,据村民邓万学跟我们说道,从他们小的时候,父母就跟他们讲很多关于祖先的故事,因为关于团圆节的故事涉及到每个人,当他们出生的时候,父母就要还愿,感谢上天让他们的孩子平安降临到人世上,此时是必须要进行祭祀活动的,杀猪宰羊肯定是少不了的,新出生的小孩还会受到村里最年长者的祝福以及洗礼,传言必须要经过年长者的洗礼,婴儿才能健康成长。
而到成年之日,塘坊村也会组织还盘王愿祭仪制度,这天,也是瑶族男子神圣的成丁仪式,同时也是纪念瑶族先祖六男六女受封婚配,团员成亲之日。村民邓万学给我们描述了这么一段,当天,每家每户都会上山采来藤条和黄姜叶,各家都会准备好香火。晚上,全村在今年成年的姑娘们和小伙子们会在手臂上、腰和腿上用藤条缠满姜叶,头戴斗笠。年长的妇女们在姑娘和小伙子身体的这些部位点上香火,列队向村中的年长者和祖先叩拜,然后舞蹈。拜毕后便成群结队的穿过村里的每一条巷子,到每家每户中向灶王爷行礼,祈祷每家每户都平平安安。如果途径村里的菜园,还需烧菜园一周。最后,大家会聚集到村外的河边,将身上的藤、姜叶全部扔进河里,这群成年的少男少女们就到河里洗手洗脚,同时泼水嬉戏。有些没有跳入河中嬉戏的年轻人,就在河边燃放鞭炮助兴。待大家玩够了之后,大家伙就坐在河边,开始对歌,古老的瑶族民歌开始在河边响起。待到夜深之后,大家便纷纷回到自己家中,团圆节就过完了。
村民邓万学回忆到,每年的团圆节可真是热闹极了,自己成年那年,也兴奋地准备并参与整个庆祝活动,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是很叫人留恋啊。邓万学也是在那年的团圆节上认识自己的现任妻子盘青花的,从相识到相知,最后到相恋,瑶族的传统节日给了他们很多机会。邓万学也非常诚挚邀请我们调研组待到今年团圆节的时候来到塘坊村,和村里的小伙子小姑娘们一块参加团圆节。
(三)盘王节
瑶族盘王节又称为盘王还愿,是瑶族同胞纪念始祖盘王的盛大节日,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据了解,盘王节已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南岭地区盛大的传统佳节和独具风味的文化活动,也是湘南、粤北边界人民欢叙亲情、共促发展的平台。
盘王还愿于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举行,瑶民为纪念先祖槃瓠抗敌御海,受封为“盘王”。宜章县莽山瑶族还盘王愿传承人邓万寿便世居塘坊村。邓万寿,男,瑶族,生于1966年10月,自幼聪慧,八岁开始随其祖父黄书荣学习瑶族还盘王愿祭祀程序及相关祭祀套路,同时还学习长鼓舞、花棍舞、唱瑶歌等等。邓万寿师承其祖父黄书荣,又拜大师公越进楠、盘公兴等为师,深得莽山瑶族还盘王愿祭祀程序和瑶族诸歌舞真传。
邓万寿对盘王祭祀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设坛、行礼、奏乐、、跳师公舞、演唱《盘王大歌》,跳长鼓舞等,都非常熟悉并能主持仪式,其师公舞跳法深得先辈指点,祭祀乐谱较全。邓万寿执法杖、铜铃起舞,风格独特,蹲步、旋转、对转,凝重沉雄,整体套路流畅,而且他对莽山瑶歌、情歌、茶歌、酒歌、烟歌等无不烂熟于心,可随时随地信手拈来,是莽山瑶歌极有名气的歌师。除此之外,邓万寿还熟练掌握了还盘王愿坐歌堂的所有程序,对吹乐管、唱瑶歌、击锣鼓可以说是样样通晓,他跳的狮猴舞,舞牛舞也都非常生动形象,同时他还掌握了瑶族“上刀山、下火海”的绝技表演。邓万寿师承正统,其祖父黄书荣是莽山瑶族雪山祖师盘运保的徒弟,故邓万寿系雪山祖师嫡系弟子。因得祖上真传,加上他个人后天勤奋努力,使其对莽山瑶族盘还盘王愿的各种技艺熟练掌握,深得族人拥戴和赞誉。通过采访瑶王邓万寿,调研组也对还盘王愿的整个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第一部分:请神拜圣,奉献牲礼
举行还愿仪式之前首先要选取一块空地搭起一个宽大的棚子,作为还盘王愿的圣坛。棚子用木头和竹子做支柱,用茅草和杉皮做顶,四周用竹编席子围住。在还愿圣坛中写三副对联,分别是:
盘古开天地奏青果福缘善庆,伏羲置人伦唱曲吹弹古穿今
祖宗招兵千年盛旺,奉还良愿万代兴隆
金炉不断千年火,神坐高台万普顺
愿坛的竹墙上要挂上纸绘的神像,村民们称作“满堂众圣”。还愿圣坛安放盘王神位。神位下放一个长条桌作为供台。墙上的神位依次为:莲花伏朵、龙凤花厅、托盘圣帝、阑散花园、红罗花段。供台上还要放八双连杯酒碗、台盘脚下放一缸米酒。
供桌上需供奉一头肢解的猪:一个完整的猪头,猪头上裹覆网油,猪前腿要摆在猪头的两边。后腿挂在墙上神位的两边,左边挂一条连着猪尾巴的猪背脊肉条。猪背脊象征着妇女“炯碰”,祈祷子孙发达。
供桌两旁各要摆放36筒糯米糍粑,每一筒糍粑上都插上一面三角形的彩旗,师公称“36朵花”。
参与盘王还愿的祭师和祭祀人员有主师公、师公、徒弟、歌娘、四少男四少女、造钱童子以及锣鼓、笛子、唢呐手若干人。还愿祭祀一般为期三天。师公以歌、吟诵和道白等艺术形式回顾历史,讲诉瑶族的起源和来源。歌颂盘王的业绩,追忆前辈。
第二部分:围塘——游愿
在还愿圣坛外的一块空地上,用稻草垒成几米高的金字塔形状,这是还愿程式的又一场所。
还愿的第二天,主师公需打着彩旗,带领大家从还愿圣坛走出,向天地神灵作揖行礼后,来到稻草堆旁。村民在师公的引导下,围绕稻草变换队形,进行“围塘游愿”圣仪。同时进行合唱、领唱或对唱,然后继续回到室内愿堂。
在盘王节期间,除祭祀盘王外,家家户户还要打粑粑、酿酒,迎宾会友,相互祝贺,胜似过年。
1986年,郴州地区首届盘王节在莽山瑶族乡政府所在地组织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全区各县市民族乡都有瑶族代表参加,并选派传统歌舞队演出。1988年,县内各瑶族乡村选派瑶族代表,参加在郴州市北湖公园举行的郴州地区第二届瑶族盘王节活动。莽山瑶族代表在庆祝会上表演歌舞节目。同时来自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泰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郴州地区瑶族学术研讨会,专程到莽山瑶族乡进行考察。
迄今为止,莽山已成功举办了三届盘王节,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郴州市各地数千名瑶族同胞齐聚宜章县莽山瑶族乡,共同庆祝盘王节。在每届为期三天的盘王节里,还举行了民族地区农产品展销、民族歌舞晚会、瑶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讨会、篝火晚会、莽山瑶族乡建乡50周年庆典、莽山瑶族风情游览等系列活动。瑶族本民族三个节目都杀牲祭献。其他节日,随乡入俗,与当地汉族相同。
瑶王邓万寿
塘坊瑶村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有着丰富的歌舞艺术,有着精美的刺绣工艺,可是目前面临的不是蓬勃发展的景象,而是令人堪忧的逐渐失传的状况。面对此情景,在自觉当此重任的本乡本土瑶人——瑶王邓万寿,他高擎着传统文化的旗帜将薪火传承。
邓万寿,生于一九六六年,中共党员,瑶族,现居于宜章县莽山瑶族乡塘坊村八组。他自幼便受到瑶族民间艺人的熏陶,从而喜欢上了传统技艺,便萌生了能成为民间艺人典范的新芽。于是,从八岁起,邓万寿在读书的同时便跟着长辈学瑶歌、打花棍、长鼓、山歌等等民族风俗活动。到17岁时又跟着赵镇楠、盘先志、邓国标等老师公学习瑶族的传统文化--------还盘王愿祭仪、唱盘王歌,习“播不雕多”舞。在多年的习艺过程中,他勤奋好学,曲不离口,艺不离手,到哪里都能听到他的歌声。山歌、情歌、婚嫁歌、祭祀歌、武术及“过火练”绝技他都练熟了,还成了当地传统社会婚丧礼仪中一个最年轻的司仪。通过几十年的学习修炼,瑶王有幸在1986年郴州地区首届盘王节大型节目正式登台表演。1990年,邓万寿当选村小组组长,期间又向师公赵镇楠拜师学艺。
当现代化浪潮涌进瑶山,青年们不再对瑶歌瑶舞感兴趣时,瑶王深感惋惜。出于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衷与责任,为了能把传统文化很好的保留、传承并发展,并且由于有扎实的表演功力和传统技艺,他呼朋唤友,组织了二十多个青年学艺传艺。在他的张罗下,莽山瑶族乡乡土艺术团于2004年成立,瑶乡同胞终于拥有了一个自己的艺术团队。乡土艺术团专门习授传统的歌舞艺术和还盘王愿的礼仪。团员们白天生产,晚上和雨雪天习艺。他将徒弟们招到自己家中管吃管住,让其安心学艺,认真排练。用自己家种田养猪积攒的钱办艺术团,这份奉献精神可叹可嘉!
邓万寿这个生长在莽山瑶族乡塘坊村斋公坑瑶寨里的中年民间艺人,于2005年上了中央电视台,他组织的乡土艺术团的歌舞节目也在央视得以演播。从此莽山瑶族的传统歌舞随之传言四方。2005年,他任职村委会主任,工作三年后至200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后竞选县人大代表成功。眼下兴旺的莽山旅游业为他的理想插上翅膀,一旦有需要,他就立刻从田土中提脚上岸,领着他的队伍奔赴表演场地,为游客献上原汁原味的莽山瑶家歌舞。
一谈到瑶族的民族文化,诸如山歌、还盘王愿祭祀仪式等,瑶王就滔滔不绝,文化的来龙去脉讲得头头是道,还时不时给我们来上一段,并且招呼我们观看他们表演的录像。
塘坊村民住着的过山瑶,几十年前还是游耕游猎的民族。他们在生活中创造的歌谣有“过山音”,他们所唱的歌词曲调带有越音、闽声、粤调(往往不同于今天的生活语言),反映出山的内涵,演唱时有跳动感和起伏感,常用的颤音能产生一种哀婉的情绪。瑶歌的旋律普遍沉重、哀婉、悲凉(这与天下瑶歌相同),这是与以往苦难的迁徙历史相关联的,是在风雨沧桑的历史变故中遗留下来的永恒调式。迁徙中的山川风物、艰辛历程、历史事件都尽入歌中。歌声中伴着人生的历史,这是迁徙岁月中异地他乡的语言留存在歌舞中的证明。因此,歌谣是瑶人历史的同路人。
同时,塘坊的瑶歌又有自己独特的行腔唱法,非常古老。到现在,几乎是亘古未变。诸如调式、歌词、音阶、节奏等等。尽管外面的文化瞬息万变,但是塘坊的歌谣却依然故我,没有被其他民族所消解,没有被时间所销蚀。即便到了现在,塘坊瑶人在唱到自己的歌时,都会说:“老辈人就是这么唱的”。古老的“拉发”调和“艾迪”腔,仍然荡漾在茫茫林海中,依旧流传于子子孙孙中。
还盘王愿祭祀仪式分为还愿请神、拜神圣歌头起、传灯挂档书、盘王出世歌、盘王起记之春秋等18个程序。还愿请神需要立过家主,上传兵马,下坛兵将,伏江盘王圣帝,武隆司命灶君,宅堂土地,宗组家先,众位公王,元宵歌娘,行师宫将等。拜神圣歌头起,由拜神圣唱歌引歌娘来唱歌,各种倡导“光木做梳来引游。今夜引娘出唱游,手拿笛子引娘头,郎在湖南妹在?妹在贵州双泪流,东海鲤鱼西海京,日知今夜得交?”
瑶族文化博大精深,是靠民间艺人世代心传口授来传承;瑶族文化虽然丰富多彩,但从全国来看,由于起步较迟,瑶族文化尚处在弱势地位。且瑶族的传统文化只散存在部分老人和少数民间艺人当中,并且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瑶族群众思想观念改变快,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巨大,加上受现代强势文化的严重冲击,瑶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逐步消失,瑶族传统文化失传速度在不断加快。如不及时进行抢救挖掘整理、保护传承,瑶族文化将随着老人和民间艺人的过世而消失,塘坊村瑶王邓万寿对此感到非常担忧。
瑶王更是特意提到了吹木叶。到目前为止,以前瑶族非常流行的吹木叶在塘坊村已经失传。吹木叶就是吹树叶发声的意思,是苗族、布依族、瑶族、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单簧气鸣乐器。吹木叶的传统由来已久,隋唐时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中就有;从五代时期的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时刻上,也有吹木叶的雕像。从前瑶人随手采摘一片树叶就能吹奏,音色优美、音乐动人、独具风采,但现在塘坊村已经没有人会吹木叶了,意味着吹木叶这门文化艺术在塘坊村已经失传了。
另外,瑶王所组建的乡土艺术团也因为经费来源不足,发不出工资,团员们没有基本生活保障而解散,每当提及此事,瑶王所流露出的失望的表情很是令人心痛,重建乡土艺术团,保护和传承瑶族民间文化,以文化旅游带动塘坊村的经济发展,让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瑶王的志向很远大,理想很丰满,为了更好的发展本村的文化旅游,提高本村村民的生活水平,瑶王甚至拒绝了其它地区的邀请,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只为了留在本村,为村民造福,相信有这样为大家着想的瑶王,塘坊文化的保留与传承及经济的发展指日可待。
五、塘坊村瑶族的舞蹈文化
瑶族的舞蹈与狩猎、农事和祭祀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塘坊村瑶族流传下来的舞蹈有长鼓舞和花棍舞。
1、长鼓舞
长鼓舞所用的长鼓大小不一,大的长2.4米,口径0.2米,用6对彩绳系在鼓的两端,鼓槌为沙包;小股长仅为56厘米,口径6厘米。长鼓舞的动作一般有36套,复杂的有72套。根据表演内容又可以分为制鼓、造房、生活、自然景观模拟、祭拜等。
长鼓舞的表演有基本的特点,一是身姿讲究屈膝、稳健、有力,无论高桩矮桩都要两腿弯曲;二是体态要曲、拧,换位身姿必须要曲,长鼓贴身,拧身而过,动作不宜过大。长鼓舞的音乐以唢呐为主,以奏鼓为辅。用鼓大小视场合而定。
2、花棍舞
花棍舞是由播不雕多舞演变而来的,花棍舞基本忠于生活原貌,但有一些艺术加工。花棍舞一般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不同在不同的场合进行演出,它的动作表现的一般是行礼作揖、除草、种树、丈量、安栋梁、盖屋顶等等。村民通过简单但是又通俗易懂的动作表现以上各个场景。
塘坊村的村民纯洁质朴,经常在从事农活、节庆日的时候歌唱起舞,同时也爱热闹、爱帮忙,只要有村民家摆酒,大家会自发为其舞蹈而不收取任何费用。
六、塘坊村瑶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塘坊村96%以上的人口都是过山瑶,作为郴州市宜章县的主体民族村,塘坊村肩负着挖掘整理、保护传承瑶族文化的历史责任,任重而道远。就当下塘坊村的瑶族文化艺术而言,当地政府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指导下,做了许多时效性工作,拟定了许多针对性的措施。
首先,在对塘坊村瑶族风俗文化非常了解的李坤秀老人的倡导下,正组织编写过山瑶族志,而且老人已经拟好了提纲,并且着手写作也已经初见成果;其次,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方面,塘坊村积极配合县级有关部门,对瑶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调查,并积极申报保护名录;同时,他们还通过召开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座谈会、举行瑶族民间歌谣、舞蹈培训、组建民间文艺队、开展节日活动和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旅游开发、组织民间体育活动、加大非物质遗产保护资金力度等形式来传承瑶族民间传统文化。
以瑶族歌谣为例,自当地政府组织相关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这一人文事项进行发掘、保护以来,大量流布于市井,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原生态的曲目,便得到了大量舞台公演机会。以此为基础,以邓万寿为代表的创作人员,还创作出了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同行人士和专家好评的剧目。
除此之外,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随着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深入人心,使得包括塘坊村在内的、各地瑶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事业,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实质性时代。塘坊村当地政府认为只有有了好的传承途径和展示平台,培养大量新生代传承人,塘坊本土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和肥沃民族民间文化土壤的瑶族民间艺术,才能够找到真正的保护传承途径,因此,当地政府采取了许多实在而又有针对性、可持续性的举措。当地政府成立了民间艺术团,在瑶王邓万寿的带领下,艺术团成员到各地参与演出活动,进行的有声有色。
瑶族文化底蕴丰厚,系统完整而具有特色。虽然当地政府、塘坊村村委及瑶王邓万寿做了大量工作,但面对瑶族深厚的民族文化,仍处于杯水车薪、捉襟见肘的境地。由于塘坊村在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工作中缺乏经验,没有专业人才和资金匮乏,工作开展十分艰难。“在对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视方面,相关部门还没有很好的将其融入到旅游开发中,没有把民族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来抓;瑶族文化的弱势,主要原因是缺乏资金投入,导致传承困难”相关人员如是说。
例如,塘坊村的瑶家刺绣文化濒危。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塘坊村40岁以下的妇女中已经没有人会刺绣,她们所需的节日盛装都是由老一辈做好的。按照这种情况,随着老一辈的老去,塘坊村的瑶家刺绣文化将彻底消失,政府应该在这一方面加强保护措施。
总之,塘坊村的瑶族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只有在当地政府为主导,当地百姓为主体,发掘地域传统为特色,师徒传承为基础的整体宏观调控下,塘坊村瑶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才能有所成效,才能引起国内外诸多学者、游客、商贾等来自各个行业领域的深切关注,这里的传统农业经济也将向以文化经济为龙头、旅游经济为突破口,二者有机结合的模型转变。塘坊这座瑶家土寨,才能阔步走向世界民族文化艺术之旅的前沿。
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遭遇瓶颈的不仅仅是瑶族文化,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在逐渐消解。年轻人对本民族的历史了解肤浅,对本民族灿落群星般的历史人物知之甚少,对本民族的民俗、节日、语言、文学及其他门类的艺术少了前人的热情和挚爱;很多中老年人也异化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个民族要长盛不衰,就要建立自己的强势文化,要使自己的文化处于先进状态,希望我们年轻的一代能够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同时,保护和坚守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家园!
莽山瑶族乡塘坊村风俗习惯课题调研组
2015年7月